- 07/31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数据包裹的时代。
从人工智能,到5G高清视频,再到万物互联的智能设备,海量信息如潮水般在全球范围内奔涌。支撑这一切的,是一条看不见的超级高速公路——光通信网络。它以光速贯通世界,是现代文明的神经网络。然而,在这条信息动脉的背后,一场关于速度与精度的极致竞赛正悄然上演。
光通信:数字世界的无形动脉
相比传统的电通信,光通信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是巨大的传输带宽。理论上,一根光纤的带宽几乎是无限的,通过波分复用(WDM)等技术,可以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输数百甚至数千路信号,轻松实现T比特级的传输速率。其次是极低的传输损耗和高保真度,光信号在特制光纤中传输,衰减极小,能保证长距离传输后信息的完整性。
在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需求的强力驱动下,全球数据流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光通信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精密制胜:高速光通信的基石
光通信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主要是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光芯片、光组件、电芯片,中游包括光器件、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下游按应用场景分为电信市场和数通市场。
光芯片是光通信产业链的核心之一。
发射端通过激光器芯片进行电光转换,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通过探测器芯片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光纤接入、4G/5G移动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等网络系统里,光芯片都是决定信息传输速度和网络可靠性的关键。
精密运动控制平台是贯穿光芯片制造全链条的“超精密之手”,其技术突破直接推动了光芯片集成度与性能的提升,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光芯片的核心结构通常需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尺度,例如联合微电子中心研发的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其最小结构宽度仅为0.15微米(约头发丝的1/660),并在0.2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数十个光学器件。
除此之外,光纤耦合作为光芯片与光纤之间的纳米级能量传递接口,其对准精度直接影响光传输效率——即将外部光纤与芯片上微小的光波导精确对齐,以实现光信号的高效传入传出。
这个过程如同在比发丝还细的通道上进行“穿针引线”,任何微小的位置偏差都可能导致信号的大幅衰减甚至完全丢失,最终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光模块向800G及更高速率演进,以及硅光技术带来的通道数量剧增,对耦合对准的精度和效率要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精密运动控制平台同样在光纤耦合对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其精度直接决定了光信号传输效率与器件性能。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通常仅5–10微米,要实现高效传输,端面位置偏差需控制在亚微米级(<1微米),角度偏差需小于0.1°。例如在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耦合封装中,若存在1微米的横向偏移,传输效率可能下降10%左右;而偏移达到2微米时,效率可能下降约30%。
这些都依赖于光子在微米甚至纳米级通道中的精确引导。所以在光通信的世界里,尤其是高速光模块和硅光芯片的制造过程中,“精密”至关重要。
以精密运动控制技术,打通光通信行业“制造痛点”
精密运动控制平台在光芯片制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芯片性能、成品率及生产成本。
面对光通信行业 “高精度对准难、多场景适配难、量产效率提升难”的核心痛点,地心科技深耕光通信行业,给出了经行业头部客户验证的硬核答卷。
地心科技产品矩阵覆盖光通讯全制造流程,从光芯片制造、光模块封装到光纤耦合环节,以超高精度操控能力为各环节提供关键支撑。
总结
精密运动控制平台不仅是光芯片制造设备的核心组件,更是推动光电子技术向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发展的关键引擎。
无论是支撑AI算力需求的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还是未来6G网络中的光电共封装(CPO)技术,其制造过程都离不开纳米级精密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为光模块和芯片制造商提供可靠、高效的自动化耦合解决方案,地心科技正在为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助力中国光通信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文章来源于地心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