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3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4月27日,企查查显示,傲鲨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彬复资本领投,老股东国仪资本持续加码跟投。
傲鲨智能表示,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助力核心技术升级及全球化产业落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双轨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融资是傲鲨智能自2018年成立以来,完成的第6轮融资,吸引了明势资本、险峰长青、九合创投、英诺天使等多家知名机构支持。
自成立以来,傲鲨智能致力于工业、医疗和教育领域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研发、制造和配套解决方案,其核心团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算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人机交互、机器视觉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设计与研发经验。
公开信息显示,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曾先后任职于日本发那科和上汽通用,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2015年,徐振华与顾捷创立傅利叶智能,聚焦轻量化康复外骨骼。2018年,徐振华创办傲鲨智能,从工业外骨骼赛道切入。
经过7年的持续研发,傲鲨智能的外骨骼产品线已覆盖上肢、腰部、下肢及全身外骨骼,产品已获得ISO9001质量认证、欧盟CE安全认证。
截至目前,其产品已在汽车制造、航空地服、矿山、物流等工业场景落地,并在德国、美国、东南亚等17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在消费级市场方面,其通过与景区(如梵净山、武夷山“登山外骨骼”案例)、康养机构合作,探索户外助力和居家养老新场景。
据傲鲨智能介绍,公司旗下多款外骨骼机器人“本色出演”电影《流浪地球2》、参与2023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保障,还曾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报道。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傲鲨智能还发布了启元ETH 01人形外骨骼复合机器人、FIT系列外骨骼机器人等新产品。
近年来,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呈现出从工业级向消费级迈进的显著趋势。
以往,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助力工人搬运重物、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如AI、传感器、材料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集成突破,使得外骨骼机器人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大幅下降。
比如杭州程天科技推出售价仅2500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上线瞬间即售罄,展现出强大市场潜力。再比如,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期间,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等多个景区引入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登山辅助设备,备受游客青睐。
从医疗康复场景辅助患者恢复,到如今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外骨骼机器人正从专业、小众的工业级应用,快速向消费级市场渗透。
同时,站在人机共生的门槛上,外骨骼机器人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落地前夕的最佳过渡形态。国仪资本合伙人赵英杰表示:“近几年来,机器人赛道的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人工智能外骨骼受益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傲鲨智能开启消费场景应用元年,即将发布多款消费级个人外骨骼机器人,让外骨骼不再是‘钢铁战衣’的科幻想象,而是变为大众消费的‘科技潮品’。”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预测,未来五年,外骨骼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能力的自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