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7/08
2025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掌握工业镜头选型秘籍,轻松实现精准成像
收藏
2025-07-08 13:22:00来源: 中国机器视觉网

在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等领域,工业镜头作为工业相机的“眼睛”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镜头才能让成像更精准、高效。那么如何进行工业镜头的选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选型要点吧。

选型前的准备

在选择工业镜头时,首先需要明确相机的相关参数。

· 传感器尺寸

需要根据相机芯片的大小来确定镜头的靶面大小,镜头成像需完全覆盖相机传感器,否则会出现“黑边”或边缘畸变。选型时牢记:‌镜头靶面 ≥ 相机传感器尺寸‌。

· 像元尺寸

确定镜头的分辨率是否合适。镜头的分辨率指镜头每毫米能分辨出的黑白相间的线对数,单位是lp/mm(每毫米线对数)。

镜头的分辨率需与相机的像元大小适配。公式参考:‌镜头分辨率(lp/mm)= 1000/(2×像元尺寸μm)‌。

· 视场与工作距离

确定镜头的焦距大小或者光学放大倍率。

工作距离(WD)就是镜头到工件面的距离。

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在不使用近摄环的情况下,可套用以下公式。

工作距离:视场=焦距:CCD大小

例1:假设焦距为16mm,CCD大小为3.6mm,则工作距离应为200mm,这样才能使视场等于45mm。

微信图片_20250708132233.jpg

· 光圈与景深

光圈:光圈数又称为光圈F值,用来衡量镜头光圈的大小,是镜头焦距与镜头孔径(入瞳直径)之比。它描述的是闭合值而不是打开值。光圈数F值越小,光圈也就光的越小,即打开的越大,进入系统的光线越多,图像越亮。

景深:即DOF(Depth Of Field),指在感光芯片上能获得清晰成像的物距范围。

大光圈(f值小)‌:进光量多,适合弱光环境,但景深短;

小光圈(f值大)‌:景深长,适合检测高度差大的物体。

选型步骤

· 确定拍摄物及应用

检测目标物、精度、速度、环境。

检测目标特性‌: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材质(如反光金属或透明玻璃)及表面纹理(光滑/粗糙),这将直接影响分辨率、畸变控制等参数选择。

精度要求‌:根据最小检测缺陷尺寸(如电子元件0.01mm缺陷)计算所需分辨率。(公式:‌分辨率(像素)= 视野范围(mm) / 检测精度(mm/像素)‌)。

环境限制‌:评估温度范围、振动强度,选择对应工业设计的镜头。

· 镜头选择

1.确定光学放大倍率

光学放大倍率是一个值,表示您想要成像的工件的视野应被捕获到相机中的多少倍。

光学放大倍率 = 相机 (V) 或 (H) / 视场 (V) 或 (H)

微信图片_20250708132245.png

确定镜头焦距

f = WD x 光学放大倍数(元件尺寸(V 或 H)/ 视场(V 或 H))

微信图片_20250708132250.png

f = 2000mm * 光学放大倍率(= 元件尺寸 (4.8mm) / 视野 (200mm))

f=48mm

2.缩小条件范围

接下来根据设备空间、相机安装距离、镜头工作距离等缩小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708132254.png

从焦距确定成像范围

视场(V 或 H)= WD x 元件尺寸(V 或 H)/f(焦距)

f = WD x 光学放大倍数(元件尺寸(V 或 H)/ 视场(V 或 H))

视场=1500*4.8/50=144mm

*请将此近似公式仅用作指导。

特别是近距离(WD 300mm以下)成像时,计算值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根据这些公式,当到被摄体的距离(WD)相同时,焦距(f)越小,视野(广角镜头)越宽,焦距(f)越大),视野越窄。

另外,拍摄相同尺寸的物体时,焦距(f)越小,WD越短,焦距(f)越大,WD(长焦镜头)越长。

3.确定合适的镜头类型

根据上述步骤,将镜头范围缩小到一定程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类型的镜头可供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708132306.jpg

4.其他

接口类型:优先选择C/CS等标准接口,能够匹配相机的,非标接口需评估转接环对成像稳定性的影响。

经济:根据预算,选择品牌,再筛选型号。

(文中产品均由志强视觉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