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9/05
2025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校企携手启新程!西安欧亚学院到访维视智造,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收藏
2025-09-05 17:23:53来源: 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当今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已然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五大关键要素改革。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校企合作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新学期伊始,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维视智造”)的校企合作正持续深入推进。近日,该学院的相关领导一行人又一次踏入维视智造,聚焦机器视觉以及智能制造这两大领域,就产教融合相关事宜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交流。交流过程中,双方围绕技术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战略合作共识,计划开展基于机器视觉教学的认知学习活动,以产业实践为切入点,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欧亚95.png

一、教学实践先行:沉浸式感受智能制造前沿

原来机器视觉能精准识别产品毫米级缺陷!”“智能生产线的无人化运作也太震撼了!在维视智造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展示中心,西安欧亚学院的大一新生们发出阵阵惊叹。

在维视智造工程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工业视觉检测系统、AI 视觉分拣设备、智能装配生产线等核心技术产品。从 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智能制造系统的场景应用,工程师通过实操演示 + 案例拆解的方式,将课本上抽象的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实景。面对同学们提出的 设备如何适配不同生产需求”“未来就业岗位需要哪些技能等问题,工程师逐一细致解答,帮助新生们跳出 课堂认知,对专业就业方向建立起更具体、更前沿的判断。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电子信息工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和实际产业结合。一位新生在交流中说道。此次认识实习的落地,不仅是双方战略合作的 首次实践,更彰显了维视智造 以产业实践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实验室建设为基:打造校企合作 根基工程

新生实习的顺利推进,背后离不开维视智造在机器视觉、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沉淀与资源整合能力。作为行业深耕者,维视智造始终认为: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需要以贴合教学需求的实践平台为根基 —— 而定制化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正是筑牢这一根基的核心。

针对高校需求,维视智造可提供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场地规划技术运维的全流程实验室建设服务:无论是满足基础教学的 机器视觉基础实验室,还是适配科研创新的 智能制造综合实验室,均能贴合高校专业特色与教学目标,打造 教、学、练、研一体化的实践空间。例如,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配置的实验室,可融入视觉标定、缺陷检测、运动控制等实训模块,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与企业同步的技术设备,提前积累实操经验。

欧亚953.png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建设并非一建了之。维视智造还会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包括设备更新、课程适配、运维培训等,确保实验室始终贴合产业技术迭代与教学需求升级,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 长效助力

 

三、多元合作延伸:构建产教融合 生态链

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维视智造进一步延伸出多维度校企合作体系,形成从教学实践到人才输出的全链条赋能:

1. 课题申报协同:提供产业一线技术难题与研发资源,助力高校教师将科研方向与实际需求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2. 师资能力提升:通过 企业导师进校园”“教师驻企实践等模式,帮助高校教师更新技术认知,掌握智能制造领域最新应用动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3. 教学资源共建:联合开发贴合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案例与实训项目,填补 课堂知识行业实践的鸿沟;

4. 大赛与实习支持:为高校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相关竞赛提供技术指导与设备支持,同时为学生提供企业轮岗、项目实习机会,实现 学习 - 实践 - 就业无缝衔接。

 

欧亚956.png


这些合作方向均以实验室实践平台为依托 —— 只有让学生在校园内打好技术基础,后续的课题研究、实习就业才能更高效;只有让教师通过实验室熟悉产业设备,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与科研合作。可以说,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协同育人的 起点,更是实现长期深度合作的 纽带

四、产教同频:共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生态

此次西安欧亚学院与维视智造的合作,是产教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维视智造将继续以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为核心抓手,发挥产业技术优势,与更多高校携手:一方面为高校打造适配教学、科研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合作延伸,帮助高校培养出更符合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欧亚957.png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的同频共振。维视智造期待以技术为桥、以实践为基,与高校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