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9/12
2025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政策赋能产业升级,维视智造携手高校共育智能制造新人才
收藏
2025-09-12 14:35:48来源: 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国家战略引领,智能制造迈入梯度发展新阶段

2025年,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按照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级标准构建智能制造“金字塔”体系。这一政策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要求企业通过设备升级、流程再造和数据驱动实现效率跃升。例如,江苏省近200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建设带动投资超4700亿元,产品良率平均提升10.5%,运营成本下降36.1%,彰显政策落地实效。 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与“典型场景参考指引”双重框架下,国家正推动制造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重构升级。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从工业机器人到AI质检,智能制造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光伏93.png

二、陕西响应:梯度培育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

陕西省作为制造大省,紧扣国家战略推出“三步走”计划,目标到2025年建成100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00个数字车间,实现机械加工数控化率全国领先。西安市工信局于2025年4月启动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要求企业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强化数字化改造与网络化协同。为破解人才瓶颈,陕西省工信厅于7月举办全省智能制造培训会议,邀请专家解读梯度培育政策,推动企业从“被动转型”向“主动领航”升级。政策红利下,陕汽、比亚迪、陕鼓动力、西电电气、隆基绿能等企业的智能工厂已实现单位面积产值提升80%、质量缺陷降低75%的显著成效,为陕西产业升级提供范本。

三、人才需求爆发:450万缺口倒逼教育改革

随着智能制造向纵深推进,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缺口高达450万,其中AI视觉检测、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需求最为迫切。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正面临多重挑战:

1. 课程体系滞后:传统机械专业仍占40%,工业互联网、AI等新兴领域覆盖率不足15%;

2. 实践教学脱节:企业对毕业生技能满意度不足60%,入职后需6-8个月适应期;

3. 师资能力断层:“双师型”教师占比低于沿海省份,部分教材沿用十年前技术标;

四、维视智造:以技术赋能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作为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实验室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三维路径,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例如陕西省内的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AI视觉检测相关实验室,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在陕西省内的西京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工商学院等建立智能制造产线,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在省外的华南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落地智能制造产线实验实训中心。

教育配图5.jpg

维视智造精心打造的智能制造产线方案,全面覆盖了 AI 视觉检测引导、工业机器人智能装配、工业物联网、高端机床、智能预测以及决策等多个关键模块与知识点,为智能制造领域搭建起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知识架构。

其智能制造产线方案独具特色,采用模块化设计,选用高品质的工业级模块,不仅提供控制源程序,还配备了极为详实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开展学习、进行创新以及参与实训活动,全方位助力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为陕西省制造产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之路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download.png

未来,维视智造将依托在陕西积累的“技术 + 教育”双轮驱动经验,进一步深化与全国院校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智能制造正成为重塑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赛道。维视智造不仅为高校提供“设备-课程-师资”的全链条支持,更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校企协同的可行性。正如教育部怀进鹏部长所言:“产教融合为学生高端上升打开了通道”,以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为纽带,共同培育适应产业变革的“数字工匠”,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升级注入澎湃动力。